黑龙江游记之 哈尔滨篇 游览依兰县后话依兰

时间:2024-12-06 09:33:56  100人浏览

从吕厚民摄影艺术馆之后,我没有直接打的士离开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想多看它几眼。

我沿着五国城遗址步行2210米古城墙残高3米,从西走到东,路过财神庙、慈云寺、清真寺、古城胡同等,来到五国头城东端的古亭子,十几位离退老人边听“依兰爰情故事”歌曲,边讲依兰千年古城的尘封故事。

依兰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先秦时开始,依兰始终处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人的中心区域。自唐代渤海国时建置,设铁利府;辽建女真五国部越里吉国(五国头城);金设胡里政府;元设斡朵里万户府;明设忽儿海卫;清设三姓副都统衙门,清末设东北路道、依兰道,管辖松花江下游十二个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依兰道,由吉林改依兰县,由吉林省直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隶三江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合江省;民国三十八年(1949)改隶松江省管辖;1954年,隶属黑龙江省合江地区管辖;1985年改由距离76公里的佳木斯领导;1991年因哈尔滨在依兰建煤气罐厂,划归300公里外的哈尔滨领导。

依兰在古代“声闻塞北三千里,名冠江南十六州”。在县标广场那个骑马立于峰顶的雕像就是后来成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他出生依兰,奠基了建州女真的基业,清建立后,被追尊为清肇祖原皇帝,那依兰又是龙兴文地。依兰渤海文化、五国城文化、女真文化、上千年作为国、路、府、道所在地,历史及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有历史文化价值。

依兰县,地处三江平原,面积4615.52平方公里,松花江、牡丹江、巴兰河、倭肯河、勃利河在县域流过,土地肥沃,水陆交通要道。人口26万。县城人口8万,初见城市规模,高楼大厦林立,街道整齐,环境优美。

如果,依兰把历史文化充分利用起来,与近些年各方面的发展结合,提高品味,对于依兰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由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变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