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这个地标的名字叫“合江亭”。
合江亭的前世
放在今天,论名气合江亭自然是及不上西湖断桥的;即便是在成都,它也不及隔壁“邻居”安顺廊桥引人瞩目——但靠着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合江亭早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大众的认知。
合江亭最早修建于唐代,那时候它的“邻居”还是芳华楼、张仪楼和散花楼,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成都著名“景点”,它们共同连缀出了一条河畔景观带——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的“锦江绿道”的雏形。再加上当时被誉为“成都园亭胜迹之最”的合江园,可以想见当年这幅苍波修阔、亭台楼榭、绿树飞花的绝美画卷,是怎样令人心醉。
不过,“美”不能概括合江亭的全部,“景点”不是它唯一的标签。
南宋诗人范成大说过:“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宋人吕大防曾言:“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词往往在焉。”合江亭的特殊地位可见一斑。
李白一首《蜀道难》道尽陆路艰险,蜀地与东边的交往严重依赖水路,而合江亭正是当时最重要的船运码头与“交通枢纽”,无数舟楫停泊于此,等待扬帆驶入长江,再下东吴。这就是为什么后人们皆笃定杜甫那句千古名句,是在描述合江亭的无边繁华。
是的,你可以和古人一样,用世间一切美好的修辞与诗句形容合江亭的前世,但这其中并没有爱情。
合江亭的今生
自合江亭诞生以来,距今已经1200余年,这时间跨度过于冗长,足以容纳太多的遗憾与失落。
南宋末年的成都在战火硝烟下变成废墟,合江亭也未能逃脱厄运。繁华落尽后是荒草疯长,它渐渐被人们遗忘,只余一小块不起眼的空地。“合江亭”三个字,对人们而言仅仅是一处地名,再无其他。
它足足被历史抹去了700余年。
直到1989年,合江亭才在政府的规划重建下迎来新生。我们如今看到的合江亭是八角亭,以独特的双亭连体形态,矗立在江边的高台之上。随之而来的是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这里的景色虽不复往日荣光,但也称得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过,合江亭的今生故事才刚刚开始。
每年逢良辰吉日,合江亭都会出现几次盛景,主角们是一对又一对新婚恋人。他们身着盛大的婚服,自发地聚集在这里拍摄婚纱照。
当时的场景有多夸张呢?据袁廷栋老师在《成都街巷志》里的描述,“最多的时候一天超过200对。为此交通部门不得不集中大量警力到现场疏理交通,还应群众的要求在街道上画上了一条醒目的‘爱情斑马线’以供新人过街。”如你所见,这条特色的“新人红毯”成为了后起之秀,甚至赶超了合江亭本身的知名度。
据此,袁老师在书中断言:“如果要寻找改革开放之后成都出现的新民俗,‘合江亭下结鸳鸯’应当排名第一。”
合江亭的“爱情圣地”之名流传甚广,甚至有北京的作家以《合江亭》为书名进行小说创作。
合江亭的爱情
事实上,成都市政府重建合江亭的初衷,仅仅是作为一座开放的市政公园供市民游乐,正如它在唐代的原始功能一样。
我们无法写一篇缜密的论文,去论证合江亭在重生后摇身一变、成为爱情地标的来龙去脉,但有一些东西依然呼之欲出。
第一,它关乎成都这座城市的骨骼。
据史料记载,成都于公元前310年修筑城墙、建造城市。2300余年以来,这座城市更过名、扩过城墙、楼起了又塌,假如说有什么亘古不变的,唯一就是它从未更改过的位置。而这位置,建立在府南河这副骨骼之上。
自唐代以来,成都长久保持着“二江抱城”的城市格局,直到近代才有所扩展。作为城墙的东南角框定了城市近2000年,某种程度而言,合江亭可以称之为成都的锚点,无论是地理意义还是历史意义上的。
无论多少关于永恒的赞美,放在合江亭身上也不为过。
第二,它关乎成都人对美好的想象力。
爱情圣地总是与话本传说强关联的,正如西湖断桥有白娘子和许仙,云南石林有阿诗玛和阿黑哥,蝴蝶泉有五朵金花。
合江亭——两江交汇,永不分离;两亭合一,白首不离——多么美好又顺滑的隐喻。即便是古人拥有如此旺盛的想象力,却从未对合江亭进行爱情故事的延展。
浪漫与诗意并非众神时代的专属,反而是现代成都人对合江亭进行了想象力的扩写。而这扩写背后,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寻求美好的情感寄托。
第三,它关乎成都人对情感的寄托。
自现代科学破除矇昧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城市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硬币的反面是意义的失落——科学定理与科研成果,解决不了人生价值与情感归依的问题。
唯物主义者或许会嘲笑把七夕过得无比隆重的恋人、在合江亭立下海誓山盟的恋人,但谁会在乎这种嘲笑呢?我们终将走上寻求意义的道路,而寄情于节日、寄情于景物、寄情于自己创造的符号,进而形成文化,才是答案。
而这答案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合江亭是一个符号,是属于这个时代、由所有成都人集体书写的“爱情”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