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玉剑如虹含义是什么(龚自珍《夜坐其二》赏析)

时间:2024-11-08 10:28:01  100人浏览


龚自珍《夜坐(其二)》赏析

吴开荣

【原诗】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释】

  1. 北南东:指诗人北奔南跑东走,有点狼狈样。
  2. 睨:斜着眼睛看。 海内:天下,清朝全境。
  3. 壮岁,三十岁。作者道光元年(1821)充国史馆校对官,参修《一统志》,时年三十。年已三十才任一史官之职。
  4. 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
  5. 髫年”句:谓自己很早就陷溺于东晋竹林七贤如嵇康、阮籍等通脱放浪之遗风,以致不为俗世所容,仕途坎坷。髫(tiáo条)年,幼年。
  6. 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外:指拜将成仙在考虑之外,不追求。
  7.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耐人寻味。此处指诗人对自己的文学才华颇为自负。
  8. 禅关,佛教称参悟教义时遇到的种种障碍。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
  9. 砉(huā)然,皮骨剥离声,见《庄子·养生主》。此处形容禅关开裂之声。
  10. 末句:谓参悟人生妙义之后,境界顿开,柔情豪气两相交融。

【译文】

沉重的心事压着我南跑北奔,泱泱华夏人才得不到重用空嗟叹。

幼年即堕入东晋七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可惜从小养成的傲骨,竟到了壮岁才谋了个小小的国史馆校对官。

我的理想并不是功成名就,而是为世人留下一批才气纵横、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文字。

万一有一天束缚限制人们才智的关卡砉然突破,到那时候,人可以成为如玉的美人,剑也能够吐出如虹的气势。

【作者、背景】

龚自珍,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龚自珍少年聪俊,才华艳发,27岁中举,此后一边做官,一边准备考进士,不料却蹭蹬有年,直到38岁才得中进士。在此期间,他住在北京,先是任内阁中书,后来充国史馆校对,尔后又参加《一统志》的重修工作,一直沉沦于下僚。因为他满腹才华,无所施于时,心中不免耿耿,难以明志。他回顾自己髫年的理想,壮年的庸碌,未来的生活目标,功与才两方面都相去甚远。但他仍未灰心,更好的前程“美人如玉剑如虹”就在眼前,关键是砉破禅关,才能通达。这首诗是龚自珍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坐着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所作。

【赏析】

首联“沉沉心事北南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复杂,他对国家的前途、社会的现状以及个人的命运都深感忧虑。“沉沉”奠定全诗感情基调;“一睨人材海内空”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匮乏、人才被埋没的现状,诗人对此深感痛惜。诗人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才华,感叹自己虽然有着过人的才华和抱负,但却无法在社会中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此句与诗人的《已亥杂诗》中“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

颔联用典,“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此联用典意在表现诗人自幼即养成像晋代名士那样狂放、倨傲的性格,壮岁才谋了个小小的国史馆校对官。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尽管自己才华横溢,但从小养成的性格不容于世,终究得过且过。

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

尾联是诗人夜坐时情感的最强音,超出自己的个人遭遇,将个人感慨与时代脉搏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社会的期望和憧憬,因而使抒怀之作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颇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味。“禅关砉然破”揭露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并要求打破这种“一睨人才海内空”的局面,冲破束缚的罗网,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期望和憧憬也体现在“美人如玉剑如虹”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这与诗人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异曲同工。

总的来说,《夜坐(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度的诗,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和困境,也展示了龚自珍个人对于命运和社会的无奈、反抗以及期望和追求。这首诗对仗工整,想象奇特,典故驾驭娴熟,比喻运用自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龚自珍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